近期北交所市场的强势表现引发了广泛关注,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:这样的赚钱效应能否持续?从市场生态、政策支持、资金流动性和估值修复等多个维度来看,北交所的行情并非昙花一现,而是具备一定的中长期逻辑支撑。
北交所的赚钱效应首先源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。自深改19条出台以来,一系列配套措施陆续落地,包括降低投资者门槛、引入做市商扩容、推动转板机制等,这些政策不仅优化了市场流动性,还显著提升了北交所的吸引力。政策层面明确将北交所定位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,未来还可能进一步放宽直接IPO条件,这意味着优质企业的供给会持续增加,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。
流动性改善是支撑北交所行情的关键因素。过去北交所因流动性不足被诟病,但近期成交额屡创新高,显示资金正在加速涌入。沪深市场的部分活跃资金转向北交所寻求更高收益;另机构投资者如公募、私募的参与度提升,为市场提供了更稳定的资金基础。北交所独特的30%涨跌幅机制吸引了短线资金,形成了较强的赚钱效应,而这种效应一旦形成,往往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场,形成正向循环。
从估值角度看,北交所整体仍处于相对低位。相较于科创板和创业板,北交所企业的平均市盈率更低,但不少公司的成长性并不逊色。市场关注度提升,估值修复的空间依然存在。尤其是一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,技术壁垒高、行业前景广阔,更容易获得资金的长期青睐。
北交所的行情也面临一些挑战。短期快速上涨后,部分个股可能出现回调压力,市场波动性或加剧。流动性改善的持续性仍需观察,若后续增量资金跟进不足,赚钱效应可能减弱。但从北交所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政策支持和市场定位决定了其发展潜力,投资者可关注结构性机会,避免盲目追高。